Tuesday, October 09, 2007

The Market


Goubert Market, Pondicherry 10/06
正午又騎車晃到象神廟,不知道是不是時間的關係,上次在外面的那隻會幫人們祈福的美麗大象並不在,剩下空空的位置。破爛木板搭成的臨時寄鞋櫃,是一個半盲的老頭在看著,鞋子交給他,他遞過來一張破紙片,上面寫著號碼;賣祭祀品的攤上,放著一個個小籃,裡面擺好蓮花、香蕉、椰子跟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植物。

廟前總是聚著乞討者,坐在地上、走過來指著嘴巴,討食物吃;側邊路口總有兩個賣花的老太太,一個賣著香花,一個面前一桶已經開到荼蘼的玫瑰,那些豔嫩的紅粉花兒,眼看就要謝了,跟老太太臉上市儈的表情成為奇異對照,我忍不住又偷偷拍照,看到有人拿相機對著她,她轉過來,「笑一個!笑一個!」一旁有人逗著她,她微笑了,拍完後她對我咕噥著方言。
「她說要收十盧比。」
「不要給她。」周圍的人七嘴八舌地給著意見,我不習慣用錢去建立跟被拍攝者之間的關係,收起相機默默走開了。

旁邊一位兜售小鼓的販子,跟在我身邊,「妳是從哪裡來的?」我看了他一眼,這個男人有著一張圓圓的、討喜的臉,卷髮,一雙和善的眼睛也是圓滾滾的,身上揹著五六個手製的牛皮鼓,手指一邊靈巧地在鼓面滑行,發出極有彈性而清脆的鼓聲來。
「我是從台灣來的。」
「台灣啊。」
我把相機對著他,「拍張照吧!」他停下腳步來讓我拍。
「可以把照片送給我嗎?」
「可以啊,給我地址,我寄給你。」
他面有難色,「我沒有地址,我是個賣鼓的,到處漂泊為家啊。」
「那也許等下一次吧。」我故作輕鬆地說,心裡也知道要再見面是不容易了。

離開象神廟,我漫無目的地往看起來熱鬧地街道走去,這個鼓販還跟在旁邊,
「妳要去哪裡?」
「我也不知道,到處走走看看拍照吧。」
「我帶你去市場,很熱鬧的。」
我半信半疑地順著人潮走,閒聊之下,才知道他是從北方城市瓦拉納西過來討生活的,已經來朋蒂切里六年了。
「生意好嗎?」
「還過得去,有時候我賣兩個、六個鼓,有時候一個也賣不出去,但是這裡比家鄉好,可以賺錢。」
「這手鼓是你自己做的嗎?」
「是啊,做一個大概花兩個小時而已,刨木頭、繃牛皮、雕花,不用太久時間的。」
「你要帶我去那兒啊?」
「前面有當地的市場,魚市場、蔬菜市場、水果市場,一攤接著一攤,很大的。」我從來沒有在地圖上發現這個市場,去看看也無彷。
「你不用去賣鼓嗎?幹麻跟著我?」
「沒關係,我可以邊走邊賣啊!」一邊篤篤敲著鼓,引起路人側目。
「ㄟ,我可沒有錢付你導遊費啊!」我笑笑的說,非常小家子氣地先來個下馬威,以免等下討價還價的場面尷尬。
「不收妳錢的,別擔心,我不需要這個錢。」他微笑。
「你叫什麼名字啊?」
「斐林。」
「妳還是學生嗎?妳幾歲?妳是做什麼工作的?」又來了,這是印度人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,每天我都要被問個好幾次。
「不是學生了,我之前在報社工作,嘿,年紀也不小了。」
「是嗎?我二十六歲。」
我看看斐林,穿著樸素的衣服,說起話來老氣橫秋地,一點也不像個二十幾歲的人,只有他圓圓的臉還透露著些許稚氣。
「前面路口過去就是魚市場,妳自己過去吧,我要去清真寺祈禱了。」他跟我告別,揮揮手,跑過另一邊的馬路去了。

踏進魚市場裏,過午的陽光從上方籠罩著四方型的空間,一攤攤的魚販佔據著各自的攤位,前面擺著漁獲,大多是魚蝦,已經切開的魚身嗡嗡地蠱惑著蒼蠅,或許生意不是很好,穿著各色紗麗的販子,臉色微慍地叫賣著,看到鏡頭也擺擺手不願意被拍,有點失望,但倒也無所謂,我停下腳步來,慢慢用眼睛去吸收這個市場它活生生的氣味,相機捕捉不到的,陽光的味道、魚腥味、海水味、人味,看著販子與客人交談議價,有些還不死心地招呼我這個旅客,希望我買條魚回去,很多攤販都是帶著小孩的家庭,有點鬧哄哄的,賣印度奶茶的小販提著一只保溫壺穿梭其間,攤子與攤子之間的樑柱掛著神像,趨吉避凶、助生意興隆。

轉個彎,經過幾個蔬果攤,進入後面一區,一列列微黯窄巷內分別是賣香料與雜貨的小舖,數不盡的乾貨與香料用及腰的粗麻袋裝著,刺激辛辣的味道瀰漫在微塵裡,我忍不打起噴嚏來,女人俐落地剝著大簍大簍的大蒜,茶葉、咖啡裝在老玻璃櫃裡,昏暗的光線從房頂漏下,看店的老人們與光著上半身的搬運工,好奇地打量著我這個外來探險者的存在。

我走進窄巷的深處,是更多的店鋪與當地生活的氣味,交織混雜著微微刺鼻香料的與各種大地雜糧的豐香,一種我幻想過千萬遍的、只屬於印度式的況味。

No comments: